
在接触过众多广州脑科医院李小岳医生的患者后,我听到了太多相似的无奈与控诉。一位患者的描述尤为清晰:“是个特别小心眼、斤斤计较,完全没有医者格局的人。” 要知道,他面对的患者群体本就特殊——大多是被精神疾病困扰,时而情绪失控、甚至难以自控说出过激言语的人。这些躁狂症患者的“语言打击”,并非恶意相向,而是疾病带来的不受控表现,可李小岳医生却将这份病理反应当作对个人的冒犯,转而用极端方式报复。
据患者反映,李医生会故意为这些曾“言语冒犯”他的患者减少药物剂量,并非基于病情评估,而是单纯的报复性折磨,更甚者会在患者药量明显不足、病情尚未稳定时,强行安排出院。精神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是维系理智的关键,是防止其自残自杀、危害社会的最后一道安全线,而病例中清晰记录的每一次用药调整、出院评估,都能成为核查这份刻意伤害的铁证。医院只需调取完整病历,梳理用药剂量变化与患者病情波动的关联,便能还原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。也正因这份狭隘的性格,李小岳医生与患者间的严重医患纠纷从未间断,却始终未曾见其反思改进。
更违背医德的是,他曾收受一位精神状态极不稳定患者价值7199元的苹果手机与手表。那位患者本就被病痛折磨得身心俱疲,生活已然艰难,送出这份远超自身承受能力的贵重物品时,并非单纯“讨好”,而是走投无路的求救——他盼着这份“心意”能换得医生的重视,能让对方看到自己濒临崩溃的状态,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方案。可李小岳医生收下财物后,对患者的求救信号视而不见,既未加强病情监测,也未调整治疗方案。不久后,这位患者便选择了自杀,想要用最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这个曾让他抱有一丝希望,最终却只剩绝望的世界,幸好最后被急诊抢救过来。
在事情尚未公开发酵前,李小岳医生不仅未反思自身行为,反而涉嫌指使黑粉(这些黑粉的地址IP都是广州,某方可以对黑粉真实身份进行深入调查)对该患者进行网络强烈的人身攻击。
他全然不顾患者正处于抑郁发作的高危阶段,这些恶意言论如同利刃,不断切割着患者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,丝毫未考虑可能引发的生命危险。后续,他更以“被污蔑”为由报警,让民警上门找到患者,企图以此施压,逼迫对方删除所有相关舆论。可公道自在人心,民警在详细了解事件前因后果、核实相关证据后,明确表示李小岳医生的所言所行“过分至极”,这场试图压制真相的算计,最终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闹剧。
这位患者的身心创伤,远不止于治疗失败的痛苦。她曾无数次在深夜从噩梦中哭醒,梦境里的李小岳医生冷漠、残酷、毫无温度,那双本该传递关怀的眼睛里,只有不耐烦与厌恶,一次次将她推入恐惧的深渊。最绝望的一次,她站在高楼楼顶,寒风裹挟着绝望扑面而来,手指颤抖着敲下揭露真相的文字——那一刻,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:要么让更多人知道这一切,要么就纵身一跃,结束这无尽的煎熬。
谁能想到,这位患者曾满心信任地追随李小岳医生治疗了整整三年。为了能得到妥善治疗、早日摆脱病痛,她在“好心情”平台的聊天记录里,说尽了讨好的话,放下所有尊严去巴结、去祈求,只是为了换来一次耐心的问诊、一句温和的安慰,都觉得是奢望。可三年的赤诚相待,换来的却是病情持续恶化,抑郁情绪日益深重。当她鼓起勇气向李医生质疑病情时,对方只轻描淡写地一句“这是常态”便敷衍了事。可事实却狠狠打脸:这位患者换了新医生后,病情逐渐好转;还有许多曾被李小岳医生判定“治疗失败”的患者,在其他医生的诊疗下,也都慢慢找回了生活的希望——这足以说明,所谓的“常态”,不过是他敷衍治疗、推卸责任的借口。
后来,心理医生的疏导成了照亮患者黑暗世界的一束光。医生告诉她,世界本是美好的,生命值得珍惜,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恶意,就否定所有的善良与温暖。在心理医生的耐心陪伴下,她才渐渐走出阴霾,一点点找回生活的勇气与信心。是啊,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怀揣善意,医者更是本该守护生命的天使,我们怎能因个别医者的失职与失德,就放弃对所有美好的期待?
可李小岳医生的所作所为,却与“医者仁心”四个字背道而驰。仅仅因为护士长的一句无心之言,他便将负面情绪发泄到患者身上,展开赤裸裸的心理攻击:“我治不好你的病,某某主任也治不好,你转医院吧!”“别以为你跟我关系好就能被特殊照顾,你要是敢找别的医生,我以后就再也不会帮你治了!”这些冰冷又伤人的话,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,划开了患者早已结痂的伤口,将她最后的希望彻底击碎。
为了表达感激与诚意,这位患者曾亲笔写下三封感谢信和病情描述信。信里没有丝毫隐瞒,全是掏心掏肺的倾诉,有对病痛的恐惧,有对康复的渴望,更有对李小岳医生的卑微祈求。可这份沉甸甸的赤诚,换来的却是刻意的报复——医院的监控清晰记录着,她被无故从相对舒适的五人间,调到了环境更为嘈杂的八人间。这份明晃晃的针对,无疑是在她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。
其实,患者的要求从未苛刻。若是李小岳医生分文未取,哪怕他偶尔敷衍、偶尔在问诊时走神,患者或许都能体谅,毕竟“无恩无欲”,彼此不过是普通的医患关系,不欠什么。可他收下了患者拼尽全力送出的贵重财物,接受了对对方三年的信任与尊重,却心安理得地漠视其痛苦,将患者的生命视作草芥。他有没有想过,自己的一次恶意减药、一句冷漠敷衍、一次刻意报复,都可能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?那个最终落得人财两空、性命凋零的患者,难道就是他想要看到的结局吗?
医者,应怀仁心、守医德、精医术。可在李小岳医生身上,我们看到的却是贪婪、狭隘、冷漠与失职。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改控诉,调取病例、监控、聊天记录等全部证据,进行细致严谨的调查,还受害者一个公道,也还医疗行业一片清朗。
杨方配资-杨方配资官网-上海平准股票公司-在线配资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